火针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

2024/1/4 10:47:48      点击:
  银屑病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皮肤病,临床表现以红斑、鳞屑为主,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。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,不易根治,具有冬重夏轻的季节规律性。银屑病可分为寻常型、脓疱型、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。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。
 
  中医学认为银屑病属中医“干癣”、“松皮癣”、“白疕”、“白壳疮”等范畴,现代中医称之为“白疕”。“白疕”最早见于明代王肯堂的《证治准绳》:“遍身起如风疹疥丹之状,其色白不痛,但搔痒,抓之起白疕。”清初医家祁坤著《外科大成》中首以“白疕”为本病名,曰“白疕......色白而痒,搔起白屑”。以此,后世中医沿用白疕命名本病。
  寻常型银屑病病因病机复杂,概之以外因有风、热、寒、湿, 内因有血热、血瘀、血燥、血虚。“从血辨证”“调血论治”的观点是近年来中医学者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逐渐达成的共识。认为血热是其发病基础,血瘀是其主要转归,最终导致血燥不能濡养肌表。火针是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而使用的中医外治特色疗法之一,古代又称“焠刺”、“燔针”,是指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后迅速刺入穴内,并快速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火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,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
 (1)借火助阳,开达腠理,通邪外出。火针通过针刺和火力的双重作用开达腠理,通透毛窍,开口驱邪外出。如《针灸聚英》云:“盖火针开其孔,不塞其门,风邪从此而出。”此邪气不独指风寒之邪,热邪、湿邪也可从针孔外出。邪气得散,经气得和,气血运行有常,全身经络通畅,五脏六腑功能正常。
 (2)借火助阳,同气相求,以热引热。血热为寻常型银屑病的重要病因。古人有“以热引热”“火郁发之”的理论。《内经》记载:“热病得火而解者,犹如暑极反凉,乃火郁发之之义也”。《管子·白心篇》曰:“同则相从,异则相距”,同类事物之间相互召求,相互依从。火与热同属阳,火针可借火之热力引热外出。火针点刺可借助其温热力量,给热邪以出路,以热引热,能达“透热转气”“火郁发之”之效,使火热毒邪外散。正如《理瀹骈文》记载:“热证可以用热者,一则得热则行也,一则以热能引热,使热外出也,即从治之法。”
 (3)借火助阳,温阳散寒,祛瘀通络。毒瘀阻络,气血不畅为寻常型银屑病重要的病理状态。热毒郁结,煎灼血中津液;或邪气壅阻,腠理不通,气血流通失常;或素体气血不足,推动无力均可导致经脉阻塞、气血瘀结和肌肤失养而反复不愈。《医宗金鉴》有言,“火针者,...凡周身淫邪,...壅滞为病,以此刺之”,火针以其温热之力,走而不守,激发经络内部及局部气血运行,使壅滞之郁火得以开泄,消瘀去滞,通利局部之气血,气血调达,皮肤肌腠得气血津液濡养则病愈。对于外感风寒湿邪所诱发的寻常型银屑病,火针更可以其温热之力散之化之,消而去之,使内在气血条达,外在邪气得祛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曰:“血气者喜温而恶寒,寒则泣不能流,温则消而去之”。《类经·疾病二十》言:“燔针,烧针也。劫刺,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。”
 (4)借火助阳,补养气血,邪去正安。血虚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生的关系可分为血虚不荣、肌肤失养与营血亏虚、卫外不固、邪气入侵两大类。血主濡之,皮肤得血濡养则光滑润泽。阴阳互根互用,只有营血充沛,卫阳才能发挥其抵御外邪之功。《针灸聚英》有言,“火针亦行气,火针,惟假火力,无补泻虚实之害”。火针点刺之后,加热的针体通过刺激皮损局部,将火热传入人体,激发人体经气,感应随经络气血运行传导至周身,激发脏腑经气,可补养气血;扶助体内阳气,增强卫气,沟通上下表里,驱邪外出。
 
  火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具体操作方法:施术者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。充分暴露皮损区,皮损区行常规消毒,涂抹少许跌打万花油,左手持酒精灯,右手的食指、中指、拇指三指“握笔式”夹持火针,将针尖和针体前部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,烧至通红并发白后,迅速垂直刺入皮损区,疾速出针。每针间隔约5 mm,针刺深浅根据皮损浸润肥厚程度决定,深度不宜超过皮损基底部。最后使用跌打万花油防止烫伤,嘱患者24h内不要浸水,饮食清淡,忌食或少食辛发之物,并注意休息,1周进行1次治疗。

微信订阅号
微信公众号
羊城医访
打卡广东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