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说“中药茶饮”

中药茶饮的应用模式一般分为3种:以茶代药、茶药同用、以药代茶。(1)“以茶代药”是指把不同种类的“茶”作为 “药物”应用于患者,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了茶“味苦寒。主五脏邪气,厌谷,胃痹。久服,安心益气,聪察少卧,轻身耐老”。亦载有“神农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。《唐本草》中道:“主瘘疮,利小便,祛痰热喝,令人少睡”,《食疗本草》言“利大肠,去热解痰,下气则好睡”。(2)“茶药同用”和“以药代茶”就是通常所说的中药“代茶饮”,它是指将中草药与茶叶配用,或仅选用数味中草药煎汤或以沸水冲泡数分钟后,像喝茶一样饮用。最早的“茶药同用”的记载是三国时期的《广雅》,其言道“荆巴间采茶做饼则可成米膏出之,若饮,需先炙令色赤,以汤活覆之,用葱、姜毛之,其可醒酒使不眠”。“以药代茶”的应用,《太平圣惠方》记载有治肠风之“ 槐芽茶方”,言“嫩槐芽,采取蒸过火焙,如作茶法。每旋取碾为末,一依煎茶法,不计时候,服一小盏,兼疗诸风极效”。中药茶饮为我国的传统剂型,是在中医学理、法、方、药理论原则指导下,依据辨证或病证结合原则对病情的判断,从而选方用药,为防治疾病、病后调理或养生保健提供了选择。
- 上一篇:皮肤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? [2024-4-2]
- 下一篇:广东省基金委到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开展调研座谈 [2024-4-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