瞧,荨麻疹这一家(五)
——遗传性血管性水肿

2024/10/15 8:49:08      点击:
  一年不见,连载再启。今天的主角——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谓是荨麻疹的“远亲”,长得挺像,但发病机制和治疗可是大相径庭!
  血管性水肿,也称为“血管神经性水肿”、“巨大荨麻疹”,是荨麻疹除了风团外常见的表现。由于真皮和皮下组织水肿出现弥漫肿胀。面部、眼睑、唇舌、手足、外阴都是好发部位。除此之外,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以受累,出现粘膜水肿,导致腹痛腹泻、呼吸困难,甚至可以致命!是荨麻疹中最危重的表现!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和过敏、感染、药物、遗传等因素有关。
血管性水肿
 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(HAE)是因为特定的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。致病基因突变导致C1-酯酶抑制物(C1-INH)缺乏,它控制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当这种蛋白质缺乏或功能异常时,身体的炎症反应就会失控,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,液体渗出,从而引起肿胀。HAE的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局部皮下或粘膜水肿,常累及颜面部、四肢、生殖器区域、胃肠道及喉部。需要警惕的是,喉部发生水肿时进展迅速,从水肿发生到窒息的平均时间为4.6小时。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,这意味着如果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,那么他们的孩子就有50%的几率患上这种疾病。全球患病率约为1:50000,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病。2018年5月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五部门发布的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将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列入首批121种罕见病之一。
HAE发作的表现
  正是因为HAE的表现多样且罕见,我们现在对它的诊断明显不足。当发现患者有家族史,有反复发作的皮肤或黏膜水肿并且使用抗组胺药、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无效时,应该马上送血样去实验室做补体C4及C1-INH浓度与功能的测定以明确病因。需要皮肤科、耳鼻喉科、消化科、变态反应科的医务人员合作诊疗。
  HAE的特点是凶险且不可预料,所以治疗需要长期管理,从而降低HAE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,预防致命性喉头水肿的发生。针对HAE的药物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预防性治疗。急性发作期治疗临床上使用特异性的药物来快速缓解肿胀,如C1酯酶抑制物浓缩物。通过补充C1酯酶抑制物,迅速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,减少血管壁通透性,从而缓解肿胀。此外,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缓激肽与受体的结合,起到抗炎作用,可以缓解HAE的急性症状。而对于频繁发作的患者,可以采用预防性治疗,如定期注射C1酯酶抑制物浓缩物或其他药物。
广州市皮肤病医院荨麻疹专病门诊
  广州市皮肤病医院荨麻疹专病门诊于2015年成立,2022年加入中国荨麻疹联盟(CUA),是国内知名的荨麻疹诊疗中心之一,CUA广东省区域联盟牵头单位和广东省皮肤科质控中心荨麻疹组长单位。专病由国内知名专家朱慧兰教授领头,多位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共同参与;致力于规范有效、全面系统的诊治各类型的荨麻疹患者,为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困惑。
  我院开展了血清变应原检测、自体血清试验(ASST)、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(BHRA)、抗IgE抗体和抗FcεRI抗体检测、Temp Test等多项专科检测项目,拥有专业医生为患者进行荨麻疹问卷调查以及UAS7、UCT、CU-Q2oL等量表的评估。院内皮肤科专科药物和治疗手段种类丰富,并于2021年领先引进了靶向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等;能为荨麻疹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检测、先进的治疗以及完善的随访评估。
  在开设专病门诊同时,我院荨麻疹专病门诊医生团队在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取得多项成果,其中科技成果“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”获得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。

微信订阅号
微信公众号
羊城医访
打卡广东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