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

2025/1/3 15:46:38      点击:
 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。中医称“白疕”,其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散在红斑、斑块、斑丘疹,其上覆盖银白色鳞屑,常伴有干燥瘙痒,且有秋冬加重夏季减轻的特点。本病临床上顽固难治,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很大。中医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概之以外因有风、热、寒、湿,内因有血热、血瘀、血燥、血虚,且与五脏相关。西医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多采用免疫抑制剂、激素类、维甲酸类、生物制剂等药物,虽有一定疗效,但易复发,且副作用大。近年来穴位埋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,受到了不少患者的欢迎。

   

  穴位埋线疗法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,是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,将可吸收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,通过线对穴位产生持续性刺激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。穴位埋线具有传统针刺“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扶正祛邪、调和阴阳”作用的同时,又具有“久留之”的特点。《灵枢·终始》曰:“久病者邪气入深,刺此病者,深内而久留之”。针刺久留针能增强和延长针刺效应,此外还能起到“候气、催气、气至病所”的作用。《灵枢·本脏》曰“:视其外应,以知内脏,则知病矣”。穴位埋线疗法通过所埋线体对穴位产生刺激,并将其刺激信息经经络传入人体内,以“疏其气血”,“令其条达”,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。故穴位埋线兼具“留针得气”及“入里疗顽疾”之效,且其针刺时间远远长于留针,甚者可达到2周,故尤其适用于慢性及顽固性疾病。该疗法操作简单,作用持久,可减少患者就诊次数。且创伤小,与其他疗法联用,可以有效缩短病程,提高治疗的有效率。因而近几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。
  穴位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选取穴位曲池、足三里、膈俞、肝俞等,根据辨证选择穴位进行埋线治疗。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。肺与大肠相表里,而肺主皮毛,为治疗皮肤病的要穴,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“合治内腑”,曲池有清泻阳明,清利湿热的功效,善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湿、热、气、血壅滞;曲池是表里双清之要穴,清在外之风热,又能泻在内之火邪,并兼具凉血润燥作用。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,《灵枢悬解·海论四十一》“胃者,水谷之海,其腧上在气街,下至三里”意指经气汇聚之深处喻为海。足三里能调节全身水谷精微的输布,善治水湿泛滥诸病;《内经》“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”,足三里健脾益气,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,使气血化生源源不断,四肢百骸及脏腑均得以滋养。临床以足三里治疗寻常型银屑病,重在治本,调理脾胃,脾运则可化湿,补脾又益生血之源,防血燥生风。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,为肝的背俞穴,是肝气输注的部位,肝主藏血,刺之可养阴清热润燥;同时具有疏肝利胆、行气止痛、清肝泻火以及活经通络的作用,临床上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兼有情绪低落、睡眠障碍、兴趣减退等肝郁气滞者。膈俞是八会穴之一,血会膈俞,膈膜中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外输膀胱经,善理气宽胸,活血通脉。

微信订阅号
微信公众号
羊城医访
打卡广东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