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时节话养生:顺时调养,安度寒冬

2024/12/11 14:10:42      点击:
“大雪,十一月节气。雪量达到顶峰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描述了大雪时节的特征——温度降低,降水增多,雪花飘落,地面被雪覆盖,冬日画卷展开。人体生理功能随自然变化调整,养生保健变得重要。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,根据大雪特点,从饮食、起居、运动、情志等方面综合调养。
一、饮食调养:温补助阳,补肾壮骨
(一)多吃温性食物
枸杞红枣乌鸡汤
• 材料:乌鸡一只、红枣10颗、枸杞10克、姜片、葱段、料酒、盐适量。 乌鸡切块焯水,加入红枣、枸杞、姜片、葱段和料酒炖煮1.5至2小时至熟烂,最后加盐调味。
• 功效:乌鸡滋阴清热、补肝益肾,红枣健脾益胃、补气养血,枸杞滋补肝肾,此汤适合大雪时节滋补身体,增强抵抗力。
山药羊肉粥
• 材料:羊肉200克、山药100克、大米100克、姜片、葱段、盐、胡椒粉适量。羊肉切块焯水,山药切块,大米洗净。锅中加水,放入羊肉、姜片、葱段,大火烧开后小火煮30分钟,加入大米煮至粥稠,再加山药煮15分钟,最后加盐和胡椒粉调味。
• 功效:羊肉温中暖下,山药补脾养胃,大米补中益气,大雪时食用可起到驱寒保暖、健脾补肾的作用。
海带排骨汤
• 材料:排骨300克、海带结100克、姜片、葱段、料酒、盐适量。
将排骨洗净切段焯水,海带结洗净。在锅中加水,放入排骨、姜片、葱段、料酒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,加入海带结再煮20分钟至排骨熟烂,最后加盐调味。
• 功效:排骨滋阴壮阳、益精补血,海带化痰软坚、利水泄热,适合大雪时节食用,有助于预防冬季多发病。
(二)黑色食物补肾
中医视肾为冬季对应器官,冬季养肾效果显著。黑色食物如黑芝麻、黑豆、黑米、黑木耳等,富含营养,补肾益精。黑芝麻能补肝肾、益精血、润肠燥;黑豆高蛋白,含不饱和脂肪酸、钙、磷、铁,强身利水;黑米滋阴补肾、健脾暖肝,增强免疫力;黑木耳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、补脑,预防心血管疾病。这些食物可熬粥、炖汤或做成点心,如黑芝麻糊、黑豆豆浆、黑米红枣粥等,是简便营养的养生佳品。
(三)适当食用苦味食物
冬季饮食应温阳补肾,遵循“秋冬养阴”原则,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、苦苣、芹菜等,以助心阳。这些食物虽性寒,但与温性食物搭配,可平衡阴阳。例如,苦瓜炒肉丝可减轻苦味,实现营养均衡。
二、起居调养:早睡晚起,防寒保暖
(一)早睡晚起
冬季昼短夜长,早睡可养人体阳气,晚起能养阴气。晚上 10 点前上床睡觉为宜,早晨可适当延迟起床时间,待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活动,这样可以避免阳气过早外泄,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。
(二)防寒保暖
重点保护头部、颈部、背部、腹部和脚部。头部易散失阳气,需戴帽子;颈部穴位多,易受寒,应围围巾;背部需多晒太阳或穿保暖背心;腹部保暖可穿厚衣或用热水袋;脚部保暖需穿厚袜和鞋,睡前热水泡脚助血液循环,提高睡眠质量。
(三)通风换气
冬季紧闭门窗易滋生病原体,引发呼吸道疾病。因此,即使在寒冷的大雪时节,也应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。建议每天通风2-3次,每次20-30分钟,最好选择上午9-11点或下午2-4点,此时室外空气质量较好,且室内外温差小,避免室内温度过低。
三、运动调养:适度运动,动静结合
选择缓和运动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慢跑、散步。太极拳和八段锦能增强心肺功能、提高平衡和柔韧性。慢跑和散步是易行的有氧运动,可提高耐力和免疫力。运动时,根据身体状况和年龄选择强度和时间,每次30-60分钟。冬季运动最好在上午9-11点或下午3-5点,以减少运动损伤。运动前后要热身和放松,注意防寒保暖,穿着合适。慢性疾病患者运动前应咨询医生。
四、情志调养:平和心态,怡情养性
冬季自然活力减退,可能引发负面情绪。但雪花飘落时,情绪稳定尤其重要。保持平和积极心态对身心健康有益。冬季日照减少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,影响情绪。建议每天晒太阳30分钟至1小时,保护眼睛。良好的社交联系和活动可减轻孤独焦虑,增进感情,营造温馨环境,使心情愉快轻松。

微信订阅号
微信公众号
羊城医访
打卡广东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