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警惕“冻疮”

2025/1/14 11:00:59      点击:
在广州的小伙伴们都经历过“湿冷”“速冻”“一秒入冬”,仿佛一下子掉入了冰窟窿,手脚也开始逐渐瘙痒和疼痛、红肿,越来越难受。那你有可能因为南方地区这种寒冷加上潮湿环境,形成“魔法攻击”,喜提“冻疮”。
 
那么,“冻疮”是什么,该如何防治呢?

冻疮是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、肿胀性损害,严重者可出现水疱、溃疡,病程缓慢,天气转暖后自愈,冬季易复发。

冻疮的发生发展
寒冷潮湿或寒暖急变时皮肤小动脉发生收缩,长时间受寒冷作用后动脉持续痉挛,造成静脉淤血,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。生活中,长期缺乏运动、手足多汗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、肢端血循环不良、营养不良、贫血以及一些慢性病容易诱发冻疮。

冻疮的表现
常见于露在外面的身体部位,如手指、手背、足趾、足跟、足缘、耳廓、面颊等处,出现局限的红斑或者暗红带紫色肿物,如果持续受冻,则会在表面发生水疱,水疱破后有糜烂、溃疡,自觉疼痛,愈合后有可能留有色素沉着或者萎缩瘢痕。皮肤摸上去是冰冷的,瘙痒明显,如果这时候受热则瘙痒加剧。

冻疮的防治
虽然冻疮在天气转暖后可以自愈,但是天一冷就极易复发,这是因为发生过冻疮的部位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已经受损。所以,一定要做好预防。

1、保暖,外出时应佩戴面罩、手套、围巾和耳罩等,尽量减少在湿冷环境中暴露的时间,也应避免穿着过紧身的衣裤、鞋袜造成血液循环不良。
2、坚持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促进血液循环,平时多用冷水洗脸洗手,及时擦干,并外涂维生素E、甘油类的护肤品,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。
3、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、雷诺综合征、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易患冻疮,应积极治疗。
4、需要注意的是,受冻后,避免立即用热水浸泡或近火烘烤,切忌“忽冷忽热”,而应该选择与体温相当的温水缓慢浸泡,逐渐升温,慢慢恢复血液循环。
5、如冻疮持续发生,影响工作生活,应到医院处理,使用药物治疗,或者采用氦氖激光和红外线做局部或激光穴位照射。

微信订阅号
微信公众号
羊城医访
打卡广东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