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辣眼睛”的“倒霉病”
——淋病

2025/3/10 9:40:38      点击:
  今天来唠唠一个听起来有点“辣眼睛”的话题——淋球菌与淋病

一、淋球菌:微生物界的“小坏蛋”

  有一种微生物,长得圆圆的,像两个小豆子贴在一起,还特别喜欢“黏人”——这就是淋病奈氏菌(Neisseria gonorrhoeae),也称淋球菌。它可不是什么好东西,简直是微生物界的“小坏蛋”,专门挑人类的生殖系统“捣乱”。


淋球菌(电镜)
  这种“小坏蛋”特别娇气,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,就像住在温泉里一样,温度大概35℃左右,还得有点二氧化碳。要是让它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,它可受不了,很快就会“死翘翘”。不过,一旦它找到合适的“家”,比如人体的生殖道、尿道、肛门或者口腔,它就会开始“搞破坏”。

二、淋病:被“小坏蛋”盯上的“倒霉病”
  淋病就是这种“小坏蛋”搞出来的“倒霉病”,主要通过“亲密接触”传播,比如性行为。它可不挑人,男女老少都有可能中招,不过最常见的还是那些“不注意安全”的成年人。
1. 男性患者:尿道的“灾难”
男性要是中了招,尿道会变得又红又肿,尿尿的时候像被针扎一样疼,还会流出黄色的脓液,就像“黄河泛滥”一样。要是不及时处理,它还会一路往上“攻城略地”,引发前列腺炎、附睾炎,甚至导致不育。
2. 女性患者:悄无声息的“麻烦”
女性的情况更“狡猾”,很多时候症状不明显,甚至可能完全没感觉。但别以为它没动静就没事,它可能已经在宫颈、尿道“扎根”,悄悄引发炎症。要是不及时发现,它还会引发盆腔炎、输卵管炎,甚至导致不孕或者宫外孕。女性朋友们可要小心这个“隐形杀手”。
3. 其他部位:到处“搞破坏”
淋球菌可不是安分的主儿,它还会跑到口腔、肛门、眼睛等地方“捣乱”。比如,新生儿如果在出生时被感染,可能会得淋菌性结膜炎,眼睛红肿、流脓,甚至失明。所以,它真的是个“无处不在的麻烦精”。

三、怎么知道是不是中招了?

要是怀疑自己被这个“小坏蛋”盯上了,千万别慌,去医院检查一下就知道了。这就得靠淋球菌检测来帮忙啦。检测的方法可不少,常见的有涂片检查、培养检查和核酸检测等。涂片检查就像是给细菌染色后拍个“照片”,在显微镜下看看有没有这“小坏蛋”的踪迹(革兰氏阴性双球菌);培养检查则是给细菌准备一个“豪华套房”(巧克力培养基),看看它们能不能在里面“茁壮成长”;核酸(DNA))检测就更厉害了,它能直接揪出细菌的“身份证”,哪怕细菌藏得再深,也逃不过它的“火眼金睛”。为了用对药,以及防止“无药可医”的“超级淋病病菌”扩散,还可以进一步用多种药敏试验方法监测药敏情况喔,常用纸片扩散法、琼脂稀释法、微量肉汤稀释法等等。


淋球菌(显微镜) 

     

淋球菌药敏

要是真的中招了,也别害怕、别害羞,及时就医,有抗生素可以对付它。不过,现在有些“小坏蛋”已经学会了“抵抗”,所以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,用对药、用够量。但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毕竟预防才是最好的“武器”。

四、怎么预防这个“倒霉病”?
预防淋病其实很简单,记住几个“安全法则”就好啦:
1. 安全性行为:每次性行为都用安全套,这是最有效的“防护盾”。
2. 洁身自好:别随便和陌生人“亲密接触”,避免高危性行为。
3. 个人卫生:保持生殖器干净,别乱用别人的毛巾、内衣,去公共浴室、游泳池也要注意卫生。
4. 定期体检:尤其是性生活比较活跃的人,定期检查一下,早发现早治疗。

五、最后的“唠叨”
淋病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,但只要我们注意安全、讲究卫生,它就很难找上门来。要是真的不小心中招了,也别藏着掖着,及时治疗就能搞定。总之,别让这个“小坏蛋”毁了你的健康和幸福哦!

微信订阅号
微信公众号
羊城医访
打卡广东红